高标准茶叶基地建设
我场茶树品种都为庐山群体种,始于东晋名僧慧远大师所移种。现基地茶树多为1957年建场时老一辈农垦人所种植,树龄较长,枝干不断枯死,苔藓、地衣寄生,树势衰弱,生命活动减弱,代谢水平降低,育芽能力减弱,产量极低,有部分抛荒茶园,且位于游客乘坐庐山交通索道可视范围内,极大影响庐山旅游形象。该项目建成后:
①有助于提升庐山云雾茶的品牌形象,同时极大的提高了我场的扩大再生产能力实现企业增收,有助于打造示范型茶企。
②基地改造后的山坡,整体植被将得到保护,生态系统将日趋完善,可起到涵养水源,防风固沙,净化空气的作用,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生态环保工程。
③项目建成后,可吸纳周边多个村镇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,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,增加农民收入。茶园可雇佣当地农户进行管理,带动脱贫户增加收入。与此同时,茶产量的上升还可增加运输量,在交通运输、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方面,也可相应带动增长,在实现社会稳定,推动经济发展,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。
项目建设前(高标准茶叶基地)
项目建成后(高标准茶叶基地)